为深入了解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辉煌成就与前沿发展,深刻感悟大国工匠精神与时代担当,2025年七月、八月,北京交通大学“智行先锋”暑期社会实践团队,实践团先后走访了北京动车段、丰台机务段“毛泽东号”展室、中航油(北京)机场航空油料有限责任公司以及中国铁道博物馆郊展馆,通过实地考察、座谈交流、亲身体验等方式,上了一堂生动的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
第一站:北京动车段——感受“中国速度”的科技内核
七月,实践团首站抵达北京动车段,这座被誉为“动车4S店”的北方检修核心。在一位学姐的引导下,同学们首先从顶层观景台俯瞰全局,通过沙盘了解了动车段的宏大布局与“和谐号”、“复兴号”的演进历程。
随后,团队深入核心检修库。眼前没有风驰电掣,只有技术人员在“复兴号”旁一丝不苟地精密作业。学姐讲解道,这里的每一次检修都关乎运行安全,“精益求精”是深入骨髓的工匠准则。此次探访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,“中国速度”的辉煌,不仅源于前沿科技,更依赖于幕后每一份无声的坚守与严谨。
第二站:第二站:丰台机务段——致敬“毛泽东号”的精神丰碑
在具有百年历史的丰台机务段,“毛泽东号”机车已静静驻守了七十余载。实践团成员走进展室,在这台以领袖名字命名的机车前,聆听了一段段动人往事。
从1946年哈尔滨机务段工人奋战27昼夜“死车复活”,到驰骋于辽沈、淮海等重大战役前线;从牵引定数不断刷新纪录,到凝练出“报效祖国、忠于职守、艰苦奋斗、永当先锋”的十六字精神——跨越蒸汽、内燃、电力三代动力,“毛泽东号”不仅是中国铁路安全行驶的标杆,更是一面流动的精神旗帜。
十三任司机长、百余位乘务员的接力传承,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红色基因在铁路血脉中的赓续。这趟参观,是一次对交通强国精神源头的深刻追寻。
第三站:中航油(北京)公司——触摸“空中生命线”的隐形力量
实践团走进中航油(北京)公司大兴机场供油部,探访航班起降背后不可或缺的“能量心脏”。从进入作业区前严格的安全准备,到观摩具备多重防护设计的巨型储罐;从了解全自动抽样检测系统取代高危人工作业,到参观依靠智能监控的地下输油管廊,同学们深入理解了航油供应“安全、稳定、高效”的深刻内涵。
这套高度智能化的保障体系,让“隐形”的航油供应线清晰可见。实践团深刻感受到,正是无数岗位对标准的坚守与对技术的创新,共同守护着中国航空事业安全运行的命脉。
第四站:中国铁道博物馆郊展馆——纵览百年铁路的辉煌史诗
实践活动的最后一站,团队来到中国铁道博物馆郊展馆,完成了一场从历史到未来的时空穿越。
在“烽火铁道”专题展中,大量珍贵图片与实物,包括“毛泽东号”、“朱德号”蒸汽机车,真实再现了抗战时期铁路作为战略命脉的巨大贡献,让同学们深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先辈的担当。
步入中国高速铁路展厅,现代化气息扑面而来。从宏伟车站模型到盾构机、大桥等工程奇迹的展示,清晰勾勒出中国高铁从追赶到领跑的创新之路。此次参观将前几站的实践认知串联成完整的知识图谱,让同学们在钢铁脉络的百年变迁中,读懂了国家发展的密码,更坚定了为交通强国事业贡献青春力量的使命。
实践总结:从“知”到“行”,青年一代重任在肩
此次主题实践,是一次从理论到现实的深度触摸,也是一次从历史到未来的思想洗礼。实践团成员表示:“我们不再只是新闻里的看客,而是真正走进了支撑国家经济命脉的第一线。‘交通强国’不再是口号,而是我们亲眼所见、亲身所感的生动实践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我们必将把此行收获的感动与思考化为动力,努力学习专业知识,未来为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”
通过此次走访,同学们不仅拓宽了专业视野,更坚定了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伟业的信念。他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工业的脊梁,用心灵感悟时代前进的脉搏,展现了当代学子知行合一、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。
免责声明:市场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!此文仅供参考,不作买卖依据。